2019-11-27
財務報表審計方法有哪些?
作者:admin 點擊:3205
財務報表審計是為了掌握公司的整體經營情況以及檢查公司所有資產或者現金的情況,目的是為了查找公司已經存在的一些財務錯誤,或者是公司經營發展的風險。財務報表審計時間一般是年初就可以開始做上一年的審計了。那么財務報表審計方法有哪些? 今天小編就來闡述一下財務報表審計的方法。
財務報表審計的方法:
1、賬項基礎審計
賬項基礎審計亦稱詳細審計,實質對被審計方的有關會計賬項進行逐筆核對,以檢查是否有錯弊出現的一種審計方式。在審計初期,審計程序首先是以原始憑證或其他會計文書核對分錄賬,其次以分錄賬核對總賬,最后復核總賬后與試算表和資產負債表核對。在審計后期為了提高工作質量,可以采取“抽樣測試”的方法,而不再單純的是原有的逐筆詳查。
2、制度基礎審計
制度基礎審計亦稱“面向制度的審計”,是以內部控制系統為主要審查對象的一種審計方法。其目的是鑒證報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具體方法是在評價內部控制基礎上的抽樣并對內部控制系統進行評價。制度基礎審計的特點是把被審單位現行的內部控制制度作為審計的起點和重點,著重于從根本上研究和評價會計數據賴以產生的條件而不拘泥于個別會計數據的復核和檢查,把審計人員的精力和注意力從繁浩的會計數據中擺脫出來,大大地提高了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可見,制度基礎審計將重點放在對于系統內各個控制環節的審查上,目的在于發現控制系統中的薄弱環節,找出問題發生的根源,然后針對這些環節擴大檢查范圍。
3、風險導向審計
審計人員必須從高于內部控制系統的角度,綜合考慮企業內外的環境因素。具體地說:審計人員在制定審計計劃時,首先應充分把握被審計單位各方面的情況,從而分析被審計單位經濟業務中出現差錯和舞弊的風險情況。目前,風險導向型審計成為財務報表審計的主流方法。風險導向審計的目的是鑒證報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其方法主要為在評估報表重大錯報風險的基礎上,設計并執行有針對性的測試程序,以合理發現重大錯報。
現在公司的財務報表審計一般都是聘請會計師事務所或者專業的
財稅服務公司進行,而部審計的優點是設計人員與管理當局不存在行政上的依附關系,不需看企業的眼色行事,只需對國家、社會和法律負責,因而可能保證審計的獨立性和公正性。
返回列表